详细内容

人文社科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文类通识课的教学改革路径”教学沙龙

作者:王振耀  审稿人:郭炳南  部门名称:人文社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切实提升教师人文类通识课教学能力,10月16日,人文社科学院在梦溪校区实验楼B1南楼440会议室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文类通识课的教学改革路径”教学沙龙。本次活动由副院长汤向俊主持,人文教研室王治洋博士担任报告人。

王治洋博士开篇直指人工智能时代人文教学的核心命题:教师的首要使命是满足学生受教期待、达成教学目标,而这一使命在AI与电子化浪潮下遭遇现实挑战——知识获取愈发便捷且趋向娱乐化,学生课堂专注度受影响,“教师教学价值何在”“人文通识课育人意义为何”的追问愈发凸显。他强调,教师承载的情感温度、健全人格与独立思辨力,能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直观浸润人文养分,这恰是人工智能难以复刻的核心优势。关于人文类通识课改革与创新,王治洋博士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一方面深耕学生“文化经验”,通过主动沟通、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优化课堂互动场景等,拉近与学生的认知距离;另一方面做好“点灯”式教学准备,备课中以深度阅读提升思辨能力,授课时用问题链引导思考、结合生活案例增强共鸣,并借鉴多元艺术形式打磨授课技巧,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此次教学沙龙圆满落幕。活动不仅为人文社科学院的教师搭建了教学经验切磋、育人智慧碰撞的平台,更让“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文温度与教师价值不可替代”的共识深植人心。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教学交流与创新,让人文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之上愈发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