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路径,以镇江漕运文化传承为切入点,于5月18日组织开展“寻文化漕运印记,展青春研学风采”为主题的实践研学活动。通过走访长江路、春江潮广场、京口闸、中华路、杨家巷等历史地标,将思政课堂延伸至城市文化脉络之中,推动青年学子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历史肌理,深化对地方文化与发展脉络的认知。
文广星火培训王红老师带领实践团队沿精心规划的路线依次探访长江路、春江潮广场、京口闸等历史地标,并结合地域特色与历史脉络展开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与记录中触摸城市文化肌理。
在京口闸——这座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黄金枢纽”,师生们深入解读古代漕运体系的运作逻辑,探讨其在南北经济互通、文化交融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对镇江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在中华路、杨家巷,传统街巷格局与历史建筑遗迹勾勒出漕运文化的市井图景,大家进一步领略了与漕运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师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历史沉淀与现代生活的时空对话。
此次研学是人文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的重要实践,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镇江历史的认知,更通过“实地感知—理论升华—价值认同”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思政教育载体,依托多元实践路径,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时代担当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