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人文社科学院于4月3日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各专业系主任、班主任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姜彦彦主持。
精准分析,明确就业工作方向
会上,吴旻首先通报了2025届毕业生当前的就业情况。通过前期开展的毕业生座谈、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谈心谈话摸排整理出的毕业生一生一档,分析了学院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考研情况、已就业情况、主要就业领域等数据。同时结合学校就业工作指标,对目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就业积极性不高、考公比例较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系统部署,压实全员责任链条
随后,姜彦彦围绕下一阶段的就业工作作出部署。她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学院需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工作体系,提出要结合学校要求,进一步落实“访企拓岗”行动,学院领导、各专业系主任需主动对接对口行业,确保岗位供给增量提质;进一步开展就业指导,通过岗位精准推送、简历优化、面试指导、政策宣讲等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进一步落实“一对一”重点帮扶,发挥全员教师力量,建立困难毕业生台账,确保帮扶责任到人。各系部要定期通报就业工作进展,形成闭环管理,对于在就业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学院将予以相应的奖励。
群策群力,共谋就业育人新路径
在研讨环节,各专业系主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结合专业特色建言献策。旅游管理系主任苏志平,就专业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要注重学生实习环节的指导工作,学院教师可以利用身边资源,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学生们提供合适的岗位,共同助力学生就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章延杰,就政治学专业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生考公比例较高的情况提出了对策。公共管理系主任程静表示,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全院教师都要拧成一股绳,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毕业班辅导员井升平则分享了精准摸排学生需求并分类开展工作的经验。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把就业导向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凝心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最后,院长张浩指出,就业工作是检验学院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尺,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落实。他强调,全院上下要树牢“一盘棋”思想,既要立足当下做好岗位开拓和指导服务,也要着眼长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他号召全体教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助力学生走稳走好职业发展“第一步”。
此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明晰了路径,为人文社科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就业育人机制,全力护航毕业生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