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人文社科学院以“六廉”行动筑牢廉洁根基

作者:陈旻哲  审稿人:杨美成  部门名称:人文社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14      

为深化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筑牢师生思想防线,近日,人文社科学院以“六廉”为主线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廉洁基因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活动,让廉洁清风吹拂课堂、浸润心田,在学院内营造出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浓厚氛围。

绘廉·妙笔扬清风

10月以来,学院发起的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参与者们围绕廉洁主题,创作出一批形式多样的原创作品,涉及平面设计、书法、绘画、短视频、文章等多个门类。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兼具艺术美感、文化创新和思想深度。在一笔一画、一帧一格之间,不仅展现出师生们的巧思与才华,更传递出对廉洁价值的深刻认同与自觉追求,映照出全院师生崇廉尚洁的坚定信念与精神风貌。

树廉·课堂育正气

为将廉洁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廉洁文化深度融合,学院精心打造“清风国学堂”廉洁文化课品牌,组织人文教研室教师精心设计系列主题课堂和专题讲座,引导学生从国学文化中汲取廉洁修身的智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清风国学堂”将廉洁理念转化为创新性、沉浸式、互动化的文化传播形式,激励各民族、各地区学子在文化传承中砥砺品格,在思想浸润中筑牢底线,为建设清廉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说廉·箴言润心田

将廉洁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学院始终在持续探索生动的教育载体。学院引领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遴选优秀学生代表以微视频形式录制三部“青廉说”微课,旨在架起理论认知与行动自觉之间的桥梁。学子们通过微网课诠释清廉内涵,正是在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了从“知廉”到“行廉”的跨越,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坚定与担当。

寻廉·足迹印初心

为进一步筑牢教师队伍廉洁从教的思想根基,学院组织教师赴南京陶行知纪念馆开展“践行行知精神,涵养清廉师风”主题参观学习活动,激励全体教师学习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廉洁风范,把廉洁文化的种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言行雅正、清白执教。

铸廉·明镜照知行

学院面向全体教师召开了师德警示教育大会,组织集体观看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片,通过短片剖析真实案例,展现部分教师因师德失范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深刻警示全体教师要以案为鉴、恪守职业底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维护人民教师的崇高声誉和良好形象,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传廉·清韵满园芳

学院积极打造常态化新媒体廉洁文化宣传前沿阵地,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通过制作系列视频微课形成多期图文推文将深刻的廉洁理念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视觉内容;展播“青廉说”微网课优秀作品,形成青年影响青年的廉洁文化传播效应。积极参与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活动作品征集,林久青老师的作品《双清图》作为学校“船魂铸廉洁”文化阵地的素材,成功入选高校廉洁文化地图册,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可视化、可感知的廉洁文化教育资源。

此次廉洁文化活动月系列活动,以“六廉”行动为抓手,将廉洁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实践、从理念融入日常,不仅为人文社科学院营造了“崇廉、尚廉、守廉” 的浓厚人文氛围,更让廉洁精神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未来,学院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探索更多兼具学院特色与育人实效的活动形式,让清廉之风常拂校园,让廉洁之基永固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