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人文社科学院“清风国学堂”第三讲 以禅宗文化解锁廉洁本心

作者:陈旻哲、刘容舟  审稿人:杨美成  部门名称:人文社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4      

113下午,人文社科学院廉洁文化课品牌“清风国学堂”第三讲如期开讲。人文教研室郝鑫博士以《从禅宗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廉洁》为题,从禅宗文化出发,为学生剖析廉洁失守的核心根源,传授拒腐防变的思想良方。

郝鑫博士开篇点题,指出廉洁失守的根本不在于外在环境影响,而源于内心的执着与贪婪。他阐释道,世界本质是无常变化的,部分人因不愿接纳这一规律,以侥幸心理追求虚假“常态”,试图隐藏违规行为,最终只会招致法律制裁与精神不安。侥幸心理作为违背廉洁的核心心理动因,本质是用“有偿”对抗“无常”的错误认知,一旦事发便难以挽回。

在应对之道上,郝博士结合传统智慧给出具体指引:一是要敬畏无常、顺应规律,清醒认识不廉洁行为的持续性危害,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安守本分;二是要守护内心清净,时刻警觉不当动念,防止贪欲遮蔽本心;三是要把握人际关系的边界感,与志同道合者合作,对不合道者适时远离,保持“若即若离”的健康交往状态。他强调,廉洁的最终意义在于获得“自在”与“心安”,不依赖外在奢华,只需安于本分、满足基本需求,便能在纷繁世事中坚守清爽本心。

课堂上,同学们专注研学、深入思考,对廉洁的重要性有了透彻认知,纷纷表示将以平常心待得失、以敬畏心守底线,在日常中涵养清廉品格。

未来,人文社科学院将持续擦亮“清风国学堂”品牌,不断深化廉洁文化育人实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建设清廉校园、培育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