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人文社科学院“清风国学堂”再开讲,以儒家智慧解码廉洁之道

作者:陈旻哲、刘容舟  审稿人:杨美成  部门名称:人文社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30      

1029日下午,人文社科学院廉洁文化课品牌“清风国学堂”第二讲《从儒家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廉洁”》顺利开讲。人文教研室郝鑫博士从儒家思想出发,为学生系统解读廉洁的文化根基与实践路径。

郝博士指出,廉洁失守源于利益驱动下,个体产生“偏爱”倾向,使人际关系异化为“利益共同体”。他进一步援引孟子“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与孔子“放于利而行,多怨”等经典论述,强调盲目逐利将导致社会秩序失衡:人与人处于勾心斗角的不当境地。对此,他提出以儒家“浩然之气”所指向的行为合乎道义,作为廉洁失守的改善,表现为个体对他者不正当的“偏爱”转换为无差别的“博爱”,其现实价值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彰显的彼此相互成就,得以构建“道德共同体”,最终形成共赢共信、和谐清正的良性秩序。                      

本次课堂立足传统智慧,回应现实命题,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儒家廉洁观的理解,也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自觉涵养清廉品格,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人文社科学院“清风国学堂”将持续深挖诸子百家中的廉洁元素,通过系列化、沉浸式的课程与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化传承中砥砺品格,在思想浸润中筑牢底线,为建设清廉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